分享到: |
20岁左右时,人的头皮约有10万根头发,其中约90%处于生长期、1%处于退行期、8%处于休止期。如果平均每天掉的头发超过100根,并持续2个月以上,就一定要警惕了,需要及时就诊,查明原因。
三个动作自测脱发情况
三看:看枕头、看地板、看发际线
每天早上起床,或每天打扫卫生时,看看枕头上、地板上的头发是不是多了。每天正常脱发在100根左右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但如果出现大量的毛发脱落,发际线后移或头顶部的头发开始稀疏,就要警惕了。
一通:浴室里的地漏是“毛发聚集区”
每次洗完澡要查看一下,地漏上的头发有没有明显增多。
一摸:每天摸一摸头顶
每天摸一摸头顶,看看头发是不是薄了、软了。因为雄激素水平增加,会导致头发毛囊逐渐萎缩,头发逐渐变细、变软,如同汗毛一样。若脑袋上的头发慢慢都变成了这种细软汗毛,那离“绝顶”就越来越近了。
吹发烫染发不当会导致脱发
精神因素: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人精神压力过大,再加上抽烟、熬夜、通宵上网等不良生活习惯,都会导致脱发。
营养缺乏:节食减肥、偏食等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,以及因消化不良、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均衡,都会抑制头发正常生长。
吹发、烫染发不当: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过高,会破坏毛发组织,损伤头皮,因此要避免经常吹风。烫发、染发次数也不宜过多,因为烫发剂、染发剂会使发根“大伤元气”。
内分泌因素: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体内,雄激素水平增高,破坏头发生长周期,脱得多长得少,长此以往导致脱发。另外,雌激素水平不足、甲状腺功能失调等,均可导致脱发。
疾病因素:贫血、急性高热、感染性疾病等,可能伤害发根,影响头发的生长与色泽,继而出现脱发。
防脱发从细节做起
脱发需对症治疗,首先需要明确脱发的原因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,生理性脱发通常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。如果是病理性脱发,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对症治疗。
调整心态:应调整心态,注意休息,经常深呼吸、散步等,精神放松有利于头发生长。
保证充足睡眠: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更易脱发,按时睡觉,提高睡眠质量,有助于改善脱发。
营养均衡: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,远离“重口味”(辛辣、肥甘厚味)食物,增加膳食中谷物、蔬菜、水果的比重,增加对头发有“滋补”作用的高蛋白类食物,如牛奶、瘦肉、家禽和鱼类。
适度洗发:洗发太勤或太少对头发都不好,一般隔天洗一次即可,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。洗发时轻轻按摩头皮,既能清洁头皮,又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。洗发后,最好让头发自然干。
重视梳头:常备一把好用的梳子,最好是木梳或牛角梳,这类材质可减少静电对毛发的伤害。经常梳头既能去除头屑,增加头发光泽,又能按摩头皮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头发供血。
戒烟:吸烟会使头皮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头发正常生长,是引起脱发的危险因素之一。本报记者方月宁
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